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雕塑藝術鬼斧神工威震全球

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 雕塑藝術鬼斧神工威震全球

金門晚報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一日星期日

關於“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的說明

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雕塑藝術鬼斧神工威震全球
自謙作品是人類財富 婉拒收藏家天價收購

【本報洛杉磯專題報導】享譽國際知名藝術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最近在美國好萊塢某私人收藏館,展出二十件雕塑作品,應邀參觀的各國藝評家與收藏家,對於以繪畫見長的東方藝術大師義雲高(H.H.第三世多杰羌佛),赫然在三度空間的雕塑藝術上,達到超越巔峰的卓越成就,認爲如奇蹟般不可思議。眞的是爲神變莫測,鬼斧神工,打破了藝術作品無法複製的奇蹟。

當場有收藏家出價一百萬到三百萬美元想要收藏其中一件作品,但被他婉拒。他說,歷代名家所留下的作品都是社會的,他本人不能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他創作這些作品同樣是爲人類留下的,他只想盡力爲衆生多留下一點美好的享受而已。

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大力王尊者畫作,以二百二十萬七千九百一十二美元在藝術拍賣市場成交,創下中國畫的最高成交紀錄。他的畫作和他的雕刻作品比起來,可說是一畫易求,一石難得。

一代藝術大師,也是一代佛法大師的義雲高(H.H. 第三世多杰羌佛),他的雕塑藝術作品日前在美國好萊塢展出,盛況空前。目前展覽圓滿閉幕,參觀者親睹這些驚人佳作,讚不絕口、嘆爲觀止,都感到不可思議,竟然有如此奇蹟藝術出現在這個世界。

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展出的二十件雕塑作品,分別爲:殼崖懸垂萬縷紗 、溶洞之魂、梵洞奇觀、且看奇峰藏妙穴、龍宫石、火山口、翡翠泉,超越自然的靈犀、武陵石松、黃石溫泉、氣韻、石壺、古瓶等等,特別是「殼崖懸垂萬縷紗」和「梵洞奇觀」,令人讚嘆不已。

大師的藝術給世界人類帶來了享之不盡受之無窮的上乘藝術開章。藝術評論家們都認爲這是無可非議的高級藝術,就此「殼崖懸垂萬縷紗」這一幅作品已拍下兩百幅不同的部局變化萬千的藝術風格,一個國際機構的發言人說他們決定把這一幅作品拍下的兩百張照片出成畫集,題名爲「一幅作品的鑑賞」,可想而知,大師刀下的藝術變化是何等奇妙,功夫是何等深厚。

參觀者都說這些展出的作品超過自然演變而形成的洞海之石;無論是鐘乳石,還是珊瑚海礁,古鑄火燒,都無法與大師的刀工相比高度,大家一致認爲如不親眼得見,根本不敢想像這些藝術已經超越了大自然的造化, 這些作品比自然的還要高雅,確實是超越了自然形成的完美度,參觀者都認爲無論用什麼方 法也無法予以複製,這是歷史上開端打破了藝術作品無法複製的奇蹟,爲人類創下了最高的藝術享受,爲世界垂(留)下了巨大的藝術功勳。(爲世界永垂巨大的藝術功勳)

有因緣到義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雕塑室參觀大師工作情形的李姓雕刻家說:「義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雕刻作品的精神一看不禁令人感動而更令人震驚,他的工作精神、工作態度完全一絲不苟,無盡的毅力、有力的雙手在他揮動大小各異的鋼刀、磨頭等,而兩隻手掌已經有很多摩擦的泡泡,他一天工作十三到十四個小時至少九個小時,從不間斷。」他對義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大師呀!這些藝術都是你的心血和勞力神韻換來的。」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回答說:「這些雕塑藝術不是我的,宋元明淸歷代名家們所留下來的東西都是社會的,他們一件也沒有帶走,都是人類的,他們永遠也不能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難道這不是事實嗎?」

「我今天當下的這些東西,同樣是爲人類留下的, 我這顆慚愧的心,什麼也沒有,只想盡力爲衆生多留下一點美好的享受而已。」有兩位藝術收藏家都爭著想以一百到三百萬美元收藏其中一件作品,但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卻說:「我不能消受,也無權處理,因爲這些東西是人類的財富。」

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 雕塑藝術鬼斧神工威震全球

義雲高大師(H.H. 第三世多杰羌佛)雕塑藝術鬼斧神工威震全球

此文章鏈接:https://tathagatadharma.org/%e7%be%a9%e9%9b%b2%e9%ab%98%e5%a4%a7%e5%b8%abh-h-%e7%ac%ac%e4%b8%89%e4%b8%96%e5%a4%9a%e6%9d%b0%e7%be%8c%e4%bd%9b%e9%9b%95%e5%a1%91%e8%97%9d%e8%a1%93%e9%ac%bc%e6%96%a7%e7%a5%9e%e5%b7%a5%e5%a8%81/

#第三世多杰羌佛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多杰羌佛第三世 #羌佛
#義雲高 #義雲高大師 #义云高 #义云高大师
#DorjeChangBuddha #DorjeChangBuddhaIII #HHDorjeChangBuddha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