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世法哲言》(十六)
凡出語之余無非也,謂詞似為非也,言無失者乃以詞奪理之失,故為非也。
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世法哲言》
凡出語之余無非也,謂詞似為非也,言無失者乃以詞奪理之失,故為非也。
善知識者諸語皆收,諸識皆藏,歸己為用,施之眾或所益,原何來,善知本性為或而福,劣理作己批照,善道養德為或。
或生于福而弗識其福,乃處福忘逆之故也,身強以弗察其康,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樂也。
凡事應三思之弗覺,體實而再行之,不可聞言而從,亦不可聽之否虛,三思之下實施無道者,當進而窮根之研,欲覓高天彩虹而遇烏雲之佈,則疑于霞輝之弗成也,是為過失。
對人才之取捨何別?天下之或優劣和合之因,所匯果也,為一體之和,不可分割之,由是見劣而不取或,優之何獲,故收或而取優捨劣是為理也。
欲速則不達,行慢而失獲,事理如是觀,正住中道參,琴弦之懈弗出和雅之音,反之過緊則易于折。
唯誦文章是無知,文學之才唯附實,而今大學四書五經,為文弗施者,收之弗能養其己,放之不利其眾或,唯誦何益之有,施詩文于社會之用,造益利眾者,是為轉知化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