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公告字第20150112號

        關於最終聖考已經考上藍釦三段的考人,是已經具備資格入考金釦一段了,但是要注意,金釦的入考法有兩種,一是由輪迴八風陣繼續入考金釦一段,二是停下八風陣入考,而另行選由金剛陣入考金釦一段。但凡先由金剛陣入考者,必須在報名時就有註明。凡選由八風陣繼續入考金釦一段,如果沒有考過關,會照常保留藍釦三段的成就身份,發給證書袍裝。但是,一旦考上藍釦三段時,也有權不選八風陣入考金釦一段,而另選金剛陣入考金釦一段,如果在金剛陣中失敗沒有考過關,也照常保留之前在八風陣中考到的藍釦三段的成就身份,發給證書袍裝。可是,如果是之前已經由八風陣考上了金釦一段,而又再來由金剛陣重考金釦一段,這就會造成如果在金剛陣中沒有考上金釦一段,之前在八風陣中考上的金釦一段則不復存在了,說明該金釦一段處於金釦初期或生起次第階段,無法承受金剛陣的壓力,加上之前已經考過八風陣拿到了金釦一段,之後自己沒有把握而又再次試考金剛陣,就有輕慢八風陣本尊的黑業,金剛們不予認可!!!這種情況,要等到第二年再有機會經由八風陣或金剛陣重考了。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公告字第20150110號

        關於須彌輪藍釦三段與日月輪金釦一段相比較,兩者之間的成就差別有多大?這個問題早有公告繪圖比喻,但為了大家更清楚,再次作一回答。

        藍釦三段與金釦一段之間的差別,既很大,又很小,小到藍釦三段只差一步就是金釦一段,大到藍釦三段要差九十步才是金釦一段。金釦一段是從聖德的德質所證到的,而藍釦三段,大部分考人都是從聖德的德條考取的,簡而言之就是,一個是來源於整體的身口意結構德質,而另一個是某一條心行符合了聖德的某一個方面的言行,或者符合多個方面的言行,故德質與德條之間變數量是很寬的。就拿藍釦三段只差一步就是金釦一段來說吧,原因是這個藍釦三段在修持上已經只差很少一點就昇華到德質的金釦一段了,今以修法來做比喻,如修金剛換體禪,只要開了頂,神識內斂,就能考到藍釦三段,但離金釦一段還差九十步;如果能修到生起次第,即是在開頂的基礎上,神識自由出入起用,到此階段離金釦一段至少還差八十步;如果修證到了圓滿次第,到此階段離金釦一段就只差一步之遙了。

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公告字第20150108號

略述同一等級的聖德差別和八風陣

再次提醒佛教徒們要弄清楚,同樣段位的聖德,持有同等級別的聖德證,實際上成就含量是完全不同的!!!主要在於單條性考取的聖德,是有別於綜合性考取的聖德。單條性考取的聖德,屬於“德條”的成就,綜合性考取的聖德屬於“德質”的成就,差別在於,一個是在某一條上修證的聖德行為,而另一個是整體本質上修證的聖德成份含量。注意,這並不是說在四大類中每一類裡都選一條或幾條合併一起來考就是綜合考,而是必須要加上報考自己的整個成就含量,乃至只考一類中的一條,只要加上自己整體的成就含量入考,就屬於綜合考取。比如,在報考文書寫上“我某某某的成就就是幾星幾段聖德”,或“我就是阿羅漢”,或“我就是幾地菩薩”,這就是本質成就的綜合考取聖德,換言之,所考上的就是這個人的身口意三業所成就的聖德含量成份。